中国口吃矫正理论的诞生与探索

 

 
 

一、中国古代对口吃的一些文字记载

对于口吃的研究,古代人也有过一些记载。如《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写道:“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

中国古代只是对口吃有过一些记载,但关于什么是口吃,如何矫正口吃等理论性的著作,至今确没有任何有用的文字记载。

二、中国口吃矫正理论的诞生与探索

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口吃矫正理论才真正诞生了。

在口吃矫正过程中,大家发现这样一种现象:99%以上的口吃者在唱歌时都不会口吃。为什么呢?大家也发现,因为歌曲本身有一定的节奏和停顿,口吃者跟着那种节奏和停顿说话,一点都不会口吃。于是研究者就尝试着口吃者能不能像唱歌一样,找到一种说话的节奏和停顿,这样就可以说话不口吃了。实践中像唱歌一样的语言训练也就随之诞生了,这就是发音法诞生的初衷和原理。

提到发音法,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张景辉。

20世纪80年代,上海有一个口吃者,名字叫张景辉,他走遍了中国所有医院和机构都没有矫正好自己的口吃。后来他听说日本能矫正好口吃,于是就东渡日本去学习,最终矫正好了口吃。1982年,他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口吃矫正学校,并提出了发音法的基本理论。

张老师的方法就是最初的发音法,即像唱歌一样慢慢地说话,口吃就基本上消除了。张老师的另一个方法就是运用了日本森田疗法中的顺其自然方法,即让口吃者暴露并接纳口吃,回归心理的自然,最终消除心理问题。

就这样,中国最早的口吃矫正理论雏形就出现了:发音法训练和顺其自然心理疗法。

2000年以后,中国的口吃矫正水平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

首先,语言训练上出现了正常慢语训练、中速语训练和快语训练。这些新的方法让口吃者语言上不口吃了,而且康复以后,说话的方式和正常人一模一样。其次,心理治疗方面,如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人本主义等很多心理治疗方法也开始在口吃矫正中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

2000年以后,由于上面两方面的原因,矫正师们欣喜若狂,全国各地也雨后春笋般地办起了口吃矫正班。

由于各地教育水平和矫正师个人素质上的差异,全国各地的矫正班虽然数量很多,但水平都不高。实践中很多口吃者去上了矫正班但没有什么效果,与矫正师的水平和方法有着一定的关系。还有一点,目前这个行业国家还没有任何规范,随便一个人就可以自称是矫正师,开办口吃培训班。

令人遗憾的是,到2005年之前中国还没有一家正式的官方机构专门对口吃进行过理论研究与实验,只是在民间有一些培训机构和个人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与探索,由于财力和物力的原因,成果也非常少。

令人可喜的是,近5年来相继在北京和上海等一些大学院系里,有一些心理专家或学者开始关注口吃,并进行了有意义的调研与探索,这无形中给中国口吃理论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的彭聃龄教授开始对口吃进行了脑神经机制实验研究,并于2009年在国际学术期刊《实验神经病学》上发表了该项理论研究,首次在口吃者的行为异常和神经通路异常之间建立了联系,并提出了基于脑功能实证研究的口吃双通路理论。

2006年,中科院研究生院生物系2005级硕士研究生潘春卉,开始在中科院从事“大脑言语认知机制的初步探讨——口吃的遗传易感性”课题的研究。

 
 
分享到: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